您好,欢迎访问中国致公党重庆市委员会官方网站!

百年征文 | 从“五五通电”到时代新篇:致公党的初心传承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28日

在这个意义非凡的时刻,我们共同纪念五一口号发布77周年。77年前,中共中央发布的“五一口号”,如同一束光,照亮了中国民主进程的道路,也深刻影响了致公党发展的轨迹。今天,让我们一同回顾致公党在这段历史中的故事。

致公党于1925年10月在美国旧金山由华侨社团发起成立,是我国最早成立的民主党派,自诞生之日起,便怀揣着深厚的爱国情怀。在中华民族危急存亡的抗日战争时期,致公党积极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发扬华侨爱国光荣传统,动员海外华人华侨捐资捐物,主动投身抗日和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与中国共产党并肩作战,共同抵御外敌,结下了深厚的战斗情谊。

时间来到1948年,解放战争的局势逐渐明朗,国民党的独裁统治摇摇欲坠。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布《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其中第五条提出“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 ”,这一号召如春风化雨,得到了包括致公党在内的各民主党派的热烈响应。

致公党对“五一口号”的响应迅速而坚定。1948年5月5日,致公党领导人陈其尤与李济深等12名民主人士分别向中共中央毛泽东主席、国内外各报馆各团体及全国同胞发出响应中共“五一口号”的通电,这就是著名的“五五通电”,通电中强调“中共‘五一口号’事关国家民族前途,至为重要。全国人士自宜迅速集中意志,研讨办法,以期根绝反动,实现民主 ”。

1948年6月9日,致公党又公开发表《响应中共中央“五一”口号宣言》(即“六九宣言”),宣言中指出“中共在中国革命艰苦而长期斗争中,贡献最大而又最英勇,为全国人民起了先导和模范作用,因此这次新政协的召开,无疑我们得承认它是领导者和召集人 ”,这一宣言标志着致公党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从此坚定地走上了同中国共产党真诚合作、共同奋斗的道路。

除了这些标志性的响应行动,致公党还有许多鲜为人知的积极举措。1948年5月4日,马来亚各州华侨集会,反对蒋介石操控“行宪国大”并当选“总统”,同时拥护中国共产党发布的“五一口号”。其中,新加坡的集会尤为盛大,致公党马来亚总支部与多个华侨社团共同出任主席团成员,致公党代表郑天保上台发言,集会还通过了以大会名义通电中共中央,响应五一号召,并请早日召集新政协等决议。值得注意的是,这次马来亚各地的侨胞集会距《华商报》刊登“五一口号”仅仅三天,是目前所见到民主党派对“五一口号”最早的公开响应之一,周恩来总理曾称赞“致公党响应新政协最早”,或许就源于此次集会。

1948年6月4日,《华商报》头版刊登《香港各界爱国人士联名响应五一号召》,文末联署人数达125人,经辨认,其中致公党党员至少有11人 。这充分表明致公党对“五一口号”的拥护是经过广泛且民主的党内讨论后达成的共识,体现了致公党上下一心,积极响应中国共产党号召,共同追求民主和平的坚定决心。

响应“五一口号”后,致公党积极参与新政协的筹备和新中国的建设。1949年6月,新政协筹备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平举行,致公党代表出席并在制定共同纲领特别是有关华侨政策部分内容时,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和建议 。在9月21日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致公党以党派名义递交了名为《由中央人民政府研究和实行护侨政策案》的提案,这是人民政协历史上第一份党派提案,开创了民主党派团体提案的先河 。1949年10月1日,致公党领导人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开国大典,见证了新中国成立这一伟大历史时刻。

回顾致公党响应“五一口号”的历史,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爱国政党在历史关键时刻的正确抉择,是致公党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荣辱与共的深厚情谊。这段历史也启示着我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民主党派携手共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具有无比强大的力量和光明的前景 。

如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致公党人更应铭记历史,继承和发扬先辈们的优良传统,秉承“致力为公、侨海报国”的宗旨,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致公力量 !

作者:万孝平   致公党荣昌区总支部选送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