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参政议政 > 致公党员黄承锋:高效发展交通产业新质生产力 建设高质量互联互通新底座

致公党员黄承锋:高效发展交通产业新质生产力 建设高质量互联互通新底座

提交者:渝致宣时间:2024年04月16日浏览量:8403

智慧交通、绿色交通等新技术正改变着交通运输体系,形成交通新质生产力,建成全社会物品流动和人员流动全新的、高质量的主板,这既是交通生产力的又一次跃迁,也将引领、引导和推进全社会生产力的大跃迁。大力推动、高效发展交通新质生产力,是形成新时代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是彰显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独特优势和特色的必然选择。

交通新质生产力正改变着当下交通生产力的发展内涵。工业革命以来,动力侧革命推进了蒸汽机、内燃机运用,再到电气化,形成了至今占主导地位的交通生产力;同时,五种运输方式递次出现,从运河、海运,铁路、高速铁路,到公路、高速公路,再到民用航空,演进形成了支撑互联互通的当今综合交通体系。 从信息革命开始,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大数据、物联网/车联网、云计算、区块链、元宇宙、人工智能等颠覆性、革命性的高新技术逐步进入交通行业,带来了新时代的新质交通生产力。近年来,网联交通技术改变“车路云网图”各自独立而走向协同,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渗入传统运载工具,诸如此类的颠覆性、创新性技术是交通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代表,将从交通生产力的内涵上,变革所有的交通方式。

交通新质生产力形成新兴产业链,打造全社会流动新质大底座。新质生产力技术逐步渗透进入交通行业,改变了传统交通行业,并衍生形成新的行业形态。以智慧交通产业链为代表,包括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聪明路产业链、实时云产业链、可靠网产业链及动态图产业链等5大产业链的总和,集成了传统交通之外的“云、网、图”产业,提升了“车、路”产业。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可以进一步细分为涵盖智慧交通运营、地图导航、C-V2X与通讯、信息及数据安全和与车相关的感知、决策、控制执行、车规芯片等部分,每一部分还可以细分下去,如智能信控产业链,可以细分为感应、视频检测、地磁检测、图像识别、自然语言理解等,智能图产业链可以分为高精地图、定位、导航、路况播报等。同时,协同成长起来的新能源动力产业、绿色交通产业,也在同步发展,这些新兴产业总规模巨大、呈爆发式增长,将全面改变工业革命以来形成的传统交通生产力,它们既是新的产业高地,也是全社会互联互通的、全新的、高协同、高效率出行大底座。

大力发展交通新质生产力,短期看可以作为推动大规模交通装备更新换代的有力抓手,长期看是交通行业技术进步的必然过程,推进全社会发展看是利用新一轮技术革命新动力周期,锻造我国迈向现代化强国目标的重要互联互通大底座的重大机遇,全球视角看则是形成世界范围内国家竞争力的迫切需要和利器,是国之重器。目前,需要进一步探索实践在哪里去发展交通新质生产力,怎么发展新质生产力,怎么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利用交通新质生产力与新兴产业之间的互动关系,开展发展战略设计、做好发展规划,推动新底座与新兴产业的互促共生。交通新质生产力的形成需要新一代通信技术、大数据、物联网/车联网、元宇宙、云计算、区块链、磁悬浮、人工智能等颠覆性、革命性的高新技术支撑和新兴产业的有力保障。新技术、新兴产业成长需要大应用场景,交通行业就是全社会共用的、底座性、最合适的大场景,交通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提升将为新技术、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完全可以和智能交通的发展互促、互动。至2030年,仅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就会产生几万亿的新增产值,这是驱动新技术诞生、拉动新兴产业成长最好的市场力量之一。交通新质生产力与新兴产业之间的互动关系,同工业化初期、中期的远洋航运、铁路交通、高速公路交通的诞生与煤炭、钢铁、水泥产业的发展之间的交替推拉、良性互动的互动关系完全一样。在迈向现代化强国目标过程中,可以利用“有形的手”做好交通与经济社会协同的战略目标、战略步骤、战略规划、资源配置等工作,实现高效率的发展、高质量的发展,实现新技术革命时代的新赛道超车。

密切交通新质生产力与新兴产业的空间关系,在国际性大通道、区际大通道周边布局新兴产业,推动新底座与新兴产业的空间融合。交通通道-物流-贸易-新兴产业之间产生链式协同、高效运行,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布局更加依赖于大城市及其交通通道,实现“通道+产业”的时空压缩效应、规模效应、联动效应,可以推动新兴产业快速发展,这已被我国和世界等新兴产业发展及其所在区域经济发展所证实。可以谋划、设计在大通道沿线地区引入、布局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比如长江经济带、西部陆海新通道、中欧班列通道等我国“四极、六主轴”地带,形成既是大经济带又是高新技术、新兴产业聚集的大走廊,推进新质态经济体和经济走廊的诞生。反过来,进行大通道、大物流的制度设计,吸引新兴产业链到沿线周边落地。以覆盖全国、延伸世界的国际性大通道经济带、区际大通道经济带的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引领、拉动世界的发展。

创新机制体制,养育创新科技涌流、孵化新兴产业生长、促进场景底座升级,进而推进交通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举国办大事的成功实践表明,运用计划与市场相结合“双引擎”,是加快发展的目标和良策。目前,对新技术的“养育”方面,还存在着国外卡脖子、交叉融合、国内投资观望等难题;“孵化”新兴产业方面,还存在着投入较大、技术变化快、市场进度不明朗、落地政策研发力度不够等难题;场景底座参与应用方面,还存在着交通基础设施企业负债高、包袱重、意愿不强观望等待等难题。这就需要政府“引擎”运用财政政策、产业政策、技术标准政策进行引导、推动,降低市场“引擎”自发运行的不确定性和短期逐利性,创新机制,加快新的创新技术应用,形成新兴产业,引导新质生产力尽早形成国家竞争力。

(作者为重庆交通大学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