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者:渝致宣时间:2024年10月11日浏览量:3460
陈旭川,重庆市政协委员,重庆市九龙坡区政协副主席,致公党九龙坡区委会主委;
颜琦,重庆市九龙坡区政协常委,致公党党员,重庆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因此,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离不开高质量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技术交易市场作为以技术商品为核心进行资源配置的重要平台,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了科技成果从实验室到产业落地的全链条服务,为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形成营造了良好的生态。2022年4月10日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中提出“要建立健全全国性技术交易市场,推动各地技术交易市场互联互通”,将建设全国统一技术交易大市场作为进一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而采取的重要措施。因此,技术交易市场作为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推动科技成果的商业化、市场化,将有效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实现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增长。
关键词:全国统一技术大市场;堵点疏通
中图分类号:F124.3 文献标识码:A
1建设全国统一技术交易大市场的背景及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因此,发展新质生产力离不开高质量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技术交易市场作为以技术商品为核心进行资源配置的重要平台,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了从实验室到产业落地的全链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为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形成营造了良好的生态。2022年4月10日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中提出“要建立健全全国性技术交易市场,推动各地技术交易市场互联互通”。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要求“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包括构建全国一体化技术和数据市场等,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要素市场制度和规则。”因此,技术交易市场作为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推动科技成果的商业化、市场化,将有效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实现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增长。同时,一个成熟的技术交易市场可以增强国际合作,吸引外国投资提高国内技术的国际竞争力,对于打破隐性壁垒门槛,打通国内、国际交易市场双循环,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2我国技术交易市场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技术交易市场从无到有,功能逐步完善,特别是中共十八大后,国家高度重视开放型技术交易市场建设,在技术交易法制保障、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形成、技术市场交易规模和区域一体化技术市场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2.1技术交易政策法规初步建立
在法律体系建设上,基本形成技术交易市场法律体系的“四梁八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系统完善技术合同法律制度,为技术交易提供了制度供给与法治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修订后全面强化了技术要素知识产权保护,促进了技术要素转化运用。2015年《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修订出台以来,各部委和各省市也相继出台了几十份关于推动成果转化的文件和相应配套措施,广泛涵盖技术交易的要素、主体和区域等。2016年《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提出强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市场化服务,构建国家技术交易网络平台。2018年《关于技术市场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建设枢纽型技术交易市场,打造互联互通的全国技术交易网络。2022年科技部编制了《“十四五”技术要素市场专项规划》,要求“建设全国统一互联互通技术交易网络、建立技术交易市场行业规范、提升技术转移机构专业化服务能力、促进技术要素和其他要素融合”。这些政策法规的出台,为我国科技成果市场化交易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为建立全国统一技术大市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2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初步形成
目前,我国共有国家技术转移机构420家,国家技术转移区域中心12个,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训基地36个,各地技术市场有将近200个,国家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产权交易机构3家。国家部委、各省市大力推动建立在线技术交易平台,已建设运营的在线技术交易平台达千余家。在技术交易市场管理方面,多元科技成果市场交易定价机制(如协议定价、挂牌交易、拍卖等)不断健全,技术交易风险防控处置机制、廉政风险监督机制持续完善,技术市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2.3技术市场交易规模逐渐扩大
据科技部发布的全国技术市场交易数据显示,我国的技术合同登记成交额持续多年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根据统计,2022年全国财政科技投入达到了10 023亿元,全社会的研发投入达到了30 900亿元,是2006年的10.3倍。持续快速增长的研发投入,进一步增强全国的科技创新能力,也进一步催生更加迫切的成果转化与技术交易的需求。2022年,我国共登记技术合同77.25项,同比增长15.13%;成交金额37 294.3亿元,同比增长28.15%。2021年企业贡献了全国92.6%的技术输出,说明企业主体的技术市场活力得到持续释放,占据技术要素市场主体地位,有力支撑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2021年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的服务对象80%以上为企业,说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技术供给市场契合度增强。
2.4区域一体化技术市场作用明显
目前,国内已形成京津冀科技成果转化共同体、长三角枢纽型技术交易市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等三大区域创新中心技术市场,为全国贡献了六成以上的技术交易。其中京津冀地区是北京技术合同成交额稳居全国第一,河北以承接产业转移促进城市建设与社会发展为主,天津以引进技术服务产业转型升级为主;长三角地区是上海输出技术合同成交额位居全国第一,江苏吸纳技术合同成交额居长三角地区首位;粤港澳大湾区是广州、深圳、珠海输出技术合同成交额居前列,深圳、广州、中国香港吸纳技术合同成交额居前列。
3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旧动能转换时期,企业迫切需要通过技术市场机制购买技术商品,实现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引进,达到生产要素的最佳配置,加速企业转型升级。但调研表明,技术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和生产要素,其交易的难度极大,对统一大市场的要求更高。尽管我国技术交易市场通过在东部发达地区的试点,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但从全国范围来看,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堵点:
3.1供需信息难以对称,市场交易风险较大
技术市场最大特点就是信息的不对称性。技术商品只有在交易后转化为具体产品上市销售后才能体现其具体价值,很难测定其技术商品的价格,进行统一明码标价。从人为因素来看,技术供给方为了技术保密,不可能在交易前提供完整信息。从技术方面来看,技术成果的价值和发展趋向难以被准确评估,无法给出准确的估值,导致技术商品定价难、评估难、风险高。市场交易可能造成逆向选择,出现低价值的技术高价出售给买方的现象,形成“劣币驱良币”的后果,损伤技术供给方的积极性,无法有效保障技术交易人的权益,阻碍技术交易市场的规范化发展。而各地区技术市场对此难以统一监管,交易行为难以规范,导致技术交易风险成本加大。
3.2市场服务能力偏弱,大量依靠政府补贴
近年来,为了促进市场化的技术交易,各地斥巨资引进一批技术研发机构,扶植一批科技服务机构,尽管有一批经过建设后初具规模,具有较大影响力,但大量科技服务机构整体服务能力偏弱,市场化程度不高。主要体现在:一是对政府依赖强。如大部分依托政府部门或高校“官办”“半官办”色彩的科技服务机构,对财政资金补助依赖性较强,向市场主体挖掘业务较少,其业务集中在政府安排的对接活动或政府委托业务。二是收入规模小。以民营科技服务机构最为明显。其业务多集中在高企申报、财税咨询、法律服务、招标以及专利咨询等通用范围,大多帮助企业申报政策红利,获得政府补助为主,技术门槛不高,而针对企业不同领域和不同类型的专业化服务则相对缺乏。营业收入规模小,技术合同金额低。三是行业标准缺乏。在行业端,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缺乏全国统一的行业协会,在行业规范、交易评估等方面缺乏行业统一的标准。在政府端,缺乏成果转化绩效评估机制。现有评估模式未能从技术成果的技术成熟度、市场需求、经济效益等进行多维度、多层级设定,评估指标也未根据不同领域和不同类型的科技成果细化,法律环境和管理系统还不完善,技术交易风险防控体系还不健全,相关扶持政策并未落实到“投早、投小、投科技”。
3.3技术经纪人才匮乏,培育体系尚不健全
技术经纪人作为具备科技、产业、经济、市场、产权、法律知识和沟通、组织、协调、鉴别、评估、经营、谈判能力的高素质的复合型科技人才,是连接技术和市场的桥梁,更是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和推动科技创新创业的中坚力量。技术经纪人既要有科学家的头脑、企业家的胆识,又要有社会活动家的能力,其重要作用日益显著。但调研表明,技术经纪人情况不容乐观。一是人才数量不足,高素质人才缺乏。科技部编制的《“十四五”技术要素市场专项规划》中,要求技术经纪人突破3万。而以重庆市为例,全市仅有不到500名技术经纪人,其中中级以上人员不足200人。按欧美国家百名科研工作者中技术经纪人的比例为100∶4,技术经纪人才储备不足,尤其是高素质技术经纪人才严重匮乏。二是技术经纪人才培训体系不完善。目前全国高校技术经纪人相关专业很少,也很少开展相关的培训。社会机构的技术经纪人培训主要面向初级和中级,培养体系还不够完善,方案还需要优化。表现在实践和专业课程开设普遍较少,师资普遍缺乏。还没有形成技术经纪人终身学习、继续教育体系。三是技术经纪人行业服务标准缺乏。技术经纪人从事技术转移转化服务活动主要是以经验摸索和老带新为主,没有行业可参考的服务流程、服务标准等规范性文件,对于技术经纪人行业的服务水平、工作能力考核缺乏评价办法,不利于技术经纪人从事技术转移服务工作和技术经纪人的成长。
4对策建议
4.1研究建立全国统一的技术交易市场平台
技术市场最大堵点就是信息的不对称性。因此建立公平、全面的技术、服务和监管的信息标准发布体系尤为重要。只有推动建立全国统一甚至国际共享的技术要素市场,才能做到服务规范的统一、市场标准的统一、市场设施的联通统一、市场监管规则的统一,形成统一化、开放化、竞争化、有序化的市场调节机制。建议建立全国统一的技术交易市场平台。主要做到三个统一:一是建立全国统一的定价机制和评估体系。如建立统一技术交易市场行业标准,提升全国技术交易资源匹配效率和精准度,实现技术交易信息互通、项目资源互通,促进跨区域技术资源流通。二是统一规范技术交易过程的市场管理。建立健全技术交易市场的法律法规,对交易规则、交易对象、交易流程和交易服务等交易环节进行规范化管理,完善参与技术交易过程中各个环节主体(包括高校、科研机构、科技中介、企业)的信用体系,建立科技成果评估机构的社会信用管理制度,体现技术商品评估的公平性。三是建立技术市场交易数字化平台。主要包括成果供需平台、市场服务平台和交易服务平台。平台可对接国际、国内各大专利检索、技术成果等技术平台,通过AI精准分析企业技术需求和科研院所的研发成果的匹配性,对技术对接提出智能化建议。同时,推荐技术成果撮合、交易担保、结算、孵化、中试、基金投资等中介技术服务机构及时介入,让技术成果交易更加便捷可靠。系统可通过大数据分析评估技术成果价值,也可通过专家评价系统测算对技术进行估价,从而向技术交易双方公开交易参考价格,方便交易双方确定成交价格。
4.2加快培育技术中介服务体系
技术中介服务机构能够突破交易中的信息壁垒,消除交易信息不对称,提升交易质量。因此,在技术交易市场中要高度重视技术中介机构的作用发挥。针对目前技术中介机构“小、散、弱”和市场化能力不足的问题,建议建立市场主导的技术中介服务体系。一是不断提升技术中介机构综合性服务能力。技术市场的顾客和服务对象是企业,因此,市场应该围绕企业的各种需求,打造企业的服务超市。这就要求技术交易市场的主办方能够集聚企业所需要的技术转移、创业孵化、知识产权等服务的中介机构组成联合体,对接政府、行业、高校、科研院所、社会组织、技术经纪人,组成技术交易的综合服务体系,确保企业全生命周期的需求得到满足,实现需求的非申即享、无缝连接。二是加强技术中介机构的专业化水平。鼓励专业化技术中介服务机构发挥示范引领带动作用,复制先进的管理体制、专业化运作模式和开展业务的成熟经验,开展市场连锁服务。引培一批专业化全面型技术转移机构,根据自身的特色优势,制定未来战略定位,培养核心创造力,打造专业化服务产品,推动科技中介服务行业整体水平向专业化、高端化迈进。三是打造政府引导的科技中介机构合作组织。由政府牵头建立科技中介服务行业联盟(协会),促使联盟(协会)成为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与政府、高校院所、企业沟通的重要渠道,通过行业自律进一步完善行业规范和标准。建立科技服务机构和市场协同联动机制,组织常态化“技术中介服务机构走访企业”“技术中介服务机构走访高校”活动,打造中介服务机构与区域内企业和高校信息互动的常态化机制,打造辐射区域的企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创新服务超市,拓宽成果转化服务机构与域内企业对接渠道。
4.3健全完善技术市场交易人才培育体系
一是建立技术经纪人培养体系。如在高校设立技术经纪人学院,以高校院所科技工作者、企事业单位科技管理人员及科技中介机构服务人员为重点培养对象,形成培训、实践、考核、评估、激励一体化培养体系,推出一批金牌经理人,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提供专业化服务。二是建设技术经纪人信息平台。在技术市场交易数字化平台设立技术经纪人信息平台,为技术经纪人提供各种信息、数据、认证等支撑服务,统计分析技术经纪人的技术贸易活动,展现技术经纪人的业绩、好评度等。三是建设技术经纪人交易服务平台。围绕企业服务打造技术经纪人全程参与的科技成果转化与交易服务平台,提供后备优质成果资源筛选、中介服务资源整合对接、风险监测预警等一站式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形成培训辅导、资源对接、政策指引、问题协调等全过程、全链条的服务体系。四是加强技术经纪人服务监管。形成技术经纪人认定规范,符合技术经纪人申请条件,参加技术经纪人培训且取得结业证书后方可认证。形成技术经纪人的管理规范,明确技术经纪人参加技术交易项目活动、提供供需信息、按期进行资格认证、所有权利等内容。明确合作规范,包括技术指标内容和参数、支付金额、双方责任义务、保密责任、知识产权、违约责任、合同争议等内容。
本文发表于《中国发展》2024年第4期,注释省略。